粉墙黛瓦中的文化

楼主

槿漪 [离线]

6VIP

发帖数:173 积分5440
1楼

粉墙黛瓦中的文化


签名档

彩虹的尽头,你的右手旁是我的左手

2012/4/26 15:02:31

qspgdd [离线]

6VIP

发帖数:188 积分5321
2楼

1

      
2012/4/26 15:02:31

晨曦早茶 [离线]

6VIP

发帖数:391 积分4990
3楼

2

      
2012/4/26 15:02:31

王仙客 [离线]

6VIP

发帖数:18 积分4558
4楼

3

      
2012/4/26 15:02:32

cny0705 [离线]

6VIP

发帖数:484 积分4785
5楼

4

      
签名档

12345

2012/4/26 15:02:32

Flora哀 [离线]

6VIP

发帖数:277 积分5848
6楼

  一个人有很多值得回忆的东西,老屋是重要内容之一。我曾经在《新华文摘》2007年第2期郑鸣先生的《丁肇中:寻找那滴彩色的雨》中读到197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华裔科学家丁肇中把诺贝尔奖章、证书、他发现J粒子的原始实验数据和论文手稿、通知他获奖的那份电报、去领奖的机票、获奖感言以及他父亲凭记忆画的山东日照涛雒镇丁家老宅图收藏在一起,放在铁皮箱里精心保管。

  丁肇中科学研究的目标是“反物质”、“暗物质”学。一个思维空间越来越大,寻找的物质越来越小的科学家,为什么把老宅图和自己生命中最辉煌的奖章、论文视为同等重要放在一起保管,足见老宅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和人生历程中的意义。

      
2012/4/26 15:02:32

jachary08 [离线]

6VIP

发帖数:6 积分5271
7楼

 我想,出身于农村的人,对老宅都是有特殊感情的,老宅对他甚至有一种潜意识作用。我的职业选择和老宅就有关系,那是我读初中二年级时,听一个叫余宽的高年级同学说他长大了要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他的这句话成为我考大学、选学科的初衷。大学二年级时我和同学刘正彩谈愿望,他说有志在大学期间通读马列主义主要著作,我说我想走遍浙江的乡乡村村,这里面仍然有老宅的因素。我们的愿望都达到了,他进报社从事新闻工作,我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工作。

      
2012/4/26 15:02:32

黑羽妖狼 [离线]

6VIP

发帖数:20 积分5057
8楼

老屋。。。。。。

      
2012/4/26 15:02:33

vloyal [离线]

6VIP

发帖数:417 积分5677
9楼

 由于职业的缘故,我有很多机会接触古民居,加上我对村屋有一种原始之爱,所以每到之处,我都留心发现优秀古民居,并拍些照片,收集点资料。后来我参加了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民居专业学术委员会”,有机会从专业角度考察、研究祖国各地很多传统民居,之后我将研究重点放在江南古民居上。媒体上有介绍的我都去看,有时在汽车上急驰而过,目击某处似乎有好民居,回来后我便查问,再专程去看。二十多年来跑过的地方可以千计,拍过的照片不下万张。散布在江南这片青山绿水、平野涧谷大背景中的那些朴素古拙的古民居,触之动心,味之无极。它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而且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从中也让我们感受了古代匠师们神工鬼斧般的创造能力和不求闻达的创作精神,这些感受日积月累,与日俱增。

      
签名档

我有我的时尚。。。时尚联盟:维克莱尔vloyal 淘宝店地址:http://shop36954503.taobao.com

2012/4/26 15:02:33

碧水蓝天啊 [离线]

6VIP

发帖数:302 积分4652
10楼

 浙江籍书法家王康乐先生在《王康乐题画诗文墨迹本》里讲的“捆草饿牛”故事给我很深的启发。他说:“一边捆着草,一边饿死牛……飞瀑顽石随处可见,不为农家所重,受画家激赏,揽之成图,可当精神粮食,其功用犹搬草喂饿牛也,人无农不活,无艺虽活亦失为万物之灵也。”

  牛是食草的,它身边有很多草却饿着肚子,因为这草是“捆”着的。从这件事想出去,当前是追求房屋拥有和居住质量的时代,人们长年累月辛苦积蓄,最高目标是买高级住宅、名牌小车、出国旅游等。其实,你身边——广大农村有很多非常美的古民居,可供游憩、欣赏。这些古民居默默屹立在时间的风雨中已有几十年、几百年了,只是它不会讲话,还未被大家认识。捆着的草需要解开才能为牛食用,文化需要传播才能发展。鉴于这个想法,我决心把多年来积累起来的对江南民居的点滴感受写出来,献给生我养我的乡村,献给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

      
2012/4/26 15:02:33
返回本版
1
2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