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烂尾楼传奇 房地产界的成王败寇
浏览量:857 回帖数:4
2楼
10、巨人大厦:最“头脑发热”的烂尾楼
传奇色彩:★★★★★
前世故事:
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成为烂尾楼之前,中国最著名的烂尾楼就是珠海的巨人大厦,它的著名之处在于拖垮了史玉柱领导下的巨人集团。
1994年,处于事业巅峰的史玉柱决定建造巨人大厦。当时巨人集团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亿元,其中流动资金数百万元。最初的计划是造18层公司自用的楼,并没有涉足房地产的计划,但后来设计更改为造70层的楼。
1996年,巨人大厦资金告急,史玉柱把保健品方面的全部资金都调往巨人大厦,而保健品业务则由于“失血”过多,几乎被拖垮了。但直到1997年,巨人大厦还是没能按期完工,已购楼花者天天上门催要退款,媒体也用地毯式的方法报道巨人财务危机。接下去没多久,只建到地面三层的巨人大厦停工,史玉柱也“人间蒸发”。
后来,复出的史玉柱在接受采访时回忆,当时建巨人大厦的行为“哪儿像是办企业的人做的?更像是幼儿园一群人在那里拍板。”
今生故事:
据说2000年左右有神秘人接手,但巨人大厦现在似乎还在原地“烂尾”。
拍案惊奇:
据当年的媒体报道,1994年底左右,一位领导到“巨人”视察。当他被引到巨人大厦工地参观时,“四周顾盼、兴致高涨”(当时某媒体语)地对史玉柱说:“这座楼的位置很好,为什么不盖得更高一点?”就是这句话,让巨人大厦不断加高,从18层到38层,接着又分别经历54层、64层、70层的设计变更,设计投资从2亿增加到12亿。
点评:头脑发热之下,真是“人有多大胆,楼有多高层”。
10、巨人大厦:最“头脑发热”的烂尾楼
传奇色彩:★★★★★
前世故事:
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成为烂尾楼之前,中国最著名的烂尾楼就是珠海的巨人大厦,它的著名之处在于拖垮了史玉柱领导下的巨人集团。
1994年,处于事业巅峰的史玉柱决定建造巨人大厦。当时巨人集团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亿元,其中流动资金数百万元。最初的计划是造18层公司自用的楼,并没有涉足房地产的计划,但后来设计更改为造70层的楼。
1996年,巨人大厦资金告急,史玉柱把保健品方面的全部资金都调往巨人大厦,而保健品业务则由于“失血”过多,几乎被拖垮了。但直到1997年,巨人大厦还是没能按期完工,已购楼花者天天上门催要退款,媒体也用地毯式的方法报道巨人财务危机。接下去没多久,只建到地面三层的巨人大厦停工,史玉柱也“人间蒸发”。
后来,复出的史玉柱在接受采访时回忆,当时建巨人大厦的行为“哪儿像是办企业的人做的?更像是幼儿园一群人在那里拍板。”
今生故事:
据说2000年左右有神秘人接手,但巨人大厦现在似乎还在原地“烂尾”。
拍案惊奇:
据当年的媒体报道,1994年底左右,一位领导到“巨人”视察。当他被引到巨人大厦工地参观时,“四周顾盼、兴致高涨”(当时某媒体语)地对史玉柱说:“这座楼的位置很好,为什么不盖得更高一点?”就是这句话,让巨人大厦不断加高,从18层到38层,接着又分别经历54层、64层、70层的设计变更,设计投资从2亿增加到12亿。
点评:头脑发热之下,真是“人有多大胆,楼有多高层”。
2012/4/26 15:05:52
3楼
9、中诚广场:广州第一烂尾楼
传奇色彩:★★★
前世故事:
中诚广场是广州当年的最大烂尾楼,高51层,分A、B两塔,总建筑面积达23万平方米,规划有600多个停车位。1992年动工,1993年开始卖楼花,当时每平方米售价达到3万港元左右的天价。中诚广场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在1998年停工烂尾。其时,外墙大概只完成了8成,部分外立面挂上了玻璃幕墙。据说中诚广场的债务纠纷错综复杂,涉及300多宗债务官司。
今生故事:
2002年10月,广州中院为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开始介入项目的盘活工作。北京金贸国际投资公司和广州骏鹏置业公司以9.24亿元成功收购了中诚广场约16.5万平方米的面积。用某媒体说法:自此,这座烂尾多年、曾一度险遭拍卖命运的广州第一烂尾楼终于以“体面”的形式重获新生。
9、中诚广场:广州第一烂尾楼
传奇色彩:★★★
前世故事:
中诚广场是广州当年的最大烂尾楼,高51层,分A、B两塔,总建筑面积达23万平方米,规划有600多个停车位。1992年动工,1993年开始卖楼花,当时每平方米售价达到3万港元左右的天价。中诚广场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在1998年停工烂尾。其时,外墙大概只完成了8成,部分外立面挂上了玻璃幕墙。据说中诚广场的债务纠纷错综复杂,涉及300多宗债务官司。
今生故事:
2002年10月,广州中院为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开始介入项目的盘活工作。北京金贸国际投资公司和广州骏鹏置业公司以9.24亿元成功收购了中诚广场约16.5万平方米的面积。用某媒体说法:自此,这座烂尾多年、曾一度险遭拍卖命运的广州第一烂尾楼终于以“体面”的形式重获新生。
2012/4/26 15: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