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地名由来
浏览量:2378 回帖数:28
1楼
说起萧江的来源,首先要说到一个人,他就是萧振。
萧振(1086—1157)字德起,平阳人。南宋初名臣。少年时勤奋好学,聪颖过人,后在温州州学就学,弱冠又入汴京太学。因品学兼优,才华出众,被推重为太学中“三贤”之首。
宋徽宗政和八年(1113),萧振举进士,任信州(江西上饶)仪曹,建炎初调任婺州(金华)兵曹兼功曹。高宗绍兴二年(1132)任监察御史,后又升至兵部侍郎。曾两度任成都知府兼安抚制置使,采用恤民宽刑政策,使地方大治,百姓安居乐业,72岁时卒于任所。
萧振惜才爱民,好奖善举,端人正士多有交识。一生著作颇多,有文集20卷。并热心家乡公益事业,见老家鳌江中游渡口拥挤,私人出资修造大船,雇船夫义务摆渡,大大方便了来往客旅,当地人民为纪念他,将此地改名为萧家渡。因“家”与“江”方言同音,今称“萧江”。
说起萧江的来源,首先要说到一个人,他就是萧振。
萧振(1086—1157)字德起,平阳人。南宋初名臣。少年时勤奋好学,聪颖过人,后在温州州学就学,弱冠又入汴京太学。因品学兼优,才华出众,被推重为太学中“三贤”之首。
宋徽宗政和八年(1113),萧振举进士,任信州(江西上饶)仪曹,建炎初调任婺州(金华)兵曹兼功曹。高宗绍兴二年(1132)任监察御史,后又升至兵部侍郎。曾两度任成都知府兼安抚制置使,采用恤民宽刑政策,使地方大治,百姓安居乐业,72岁时卒于任所。
萧振惜才爱民,好奖善举,端人正士多有交识。一生著作颇多,有文集20卷。并热心家乡公益事业,见老家鳌江中游渡口拥挤,私人出资修造大船,雇船夫义务摆渡,大大方便了来往客旅,当地人民为纪念他,将此地改名为萧家渡。因“家”与“江”方言同音,今称“萧江”。
签名档
sdad
2012/4/26 15: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