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仙降国际机场”应运待生. (转)
浏览量:848 回帖数:7
1楼
对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才有民航站的温州,在人类百年航空史上明显是落伍了
值此“人类动力飞行百年”纪念活动之际,刻意营造温州新机场建设的大氛围
2003年12月17日,是人类航空器载人飞行一百周年纪念日。百年前莱特兄弟实现了自人类文明发端以来的征服天空的梦想,这一伟大创举奠定了二十世纪的飞速发展,使环球旅行能在昼夜间实施。对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才有民航站的温州,在人类百年航空史上明显是落伍了。面对被长三角的日益发展现实所边缘化的危险,温州作为长三角16城市群中经济结构独特城市,离上海最远,大发展机遇相对较少,个私经济活跃,探讨发展新思路成了重中之重,温州有良好的国际客货运资源,完全可以建立一个新的航空客货运、邮政、快运中心,成为长三角南翼航空运输枢纽。
建造新机场事出有因
建设温州的“一港三城”战略构想作为发展战略是要不断的完善和补充的,在全国铁路普遍提速情况下,金温铁路已严重制约了东南沿海大商港的建设,腹地狭窄,物流呆滞,又缺乏象广深铁路那样快捷、高效率。吸收外资的软硬件环境设施极不完善,导致了许多人为的制约“瓶颈”,现在要有大发展,必须要与外部世界加强联系,通过口岸建设,寻求新一轮发展突破口,建设温州具有现代化、功能齐全的大型国际机场,使之成为温州航空客货集散中心。
大家都知道现有的温州永强机场是1990年6月通航的,上个世纪的眼光当然有局限性,站坪与航站楼规模偏小,飞行区等级为4c标准,设计年客流量为60万人次。虽然航站楼几经扩建,在国内机场繁忙度上超过许多省会城市,但事实上在国内被视为准干线机场,排名一直徘徊在20——25名次之间。机场是不可能无限扩大的,制约因素多多。比如现在的跑道与航站楼的距离是固定,不可改变。滑行道,站坪机位以及设施受限等等。
从2001年起,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永强机场右侧航空器进近空域的地面周边建起了滨海工业园区,可以想象日后的园区建设万一突破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四4-2-4规定,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建筑物高度失控,安全堪忧。
上个月有人建议把新机场建在洞头灵霓大堤上,可笑!这里不是香港赤鱲角,更不是高崎。如要建成通航之日,就是永强机场被迫关闭之时。因为以跑道两端点为圆心、半径6千米的圆及两圆的公切线的平面与机场跑道形成的锥形空间范围内是机场净空保护区域,这两地的进近航路呈垂直方向,怎么同时运行两机场?!在此区域不能有任何闪失,就是气球也不行!!
现实情况给我指出优选地是——仙降,瑞安市仙降镇东北部(周苌之西),地理坐标为:东经1200331,北纬270471。这里距温州市区34公里,离甬台温高速公路不到10公里。可以建一个占地4000亩,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候机楼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建设标准为4e级,跑道、滑行道等配套设施均能满足b747-400型飞机起降的技术要求,可同时停靠25架大中型飞机。候机楼设计年吞吐量350万人次,停车场车位1000个,属国家一级民用机场。上述符合《民用机场总体规则管理规定》,每400公里建一干线枢纽机场。温州空域在华东空管局辖内,国内划分的高空管制区有27个,离温州最近的有三个,分别是上海、厦门、南昌。这三个高空管制区域管制室组成的三角中,三点与温州直线距离均为400公里以上。
建新机场我们不能等待,必须以全局战略的高度看待,开通国际航线将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最近传来萧山国际机场已升格为国际口岸,长三角必有一番纷争大戏。
长三角机场纷争的启示
据《扬子晚报》报道,这场纷争的起因是2002年底,上海一个“不经意”决定,导致苏南建新机场的纷争。说的是: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所有国际与港澳地区航班全部“东移”,即迁至浦东国际机场。从那以后,沪宁线上的苏、锡两地就纷纷扬扬,都跃跃欲试,各自都提出了要建设新的客货两用机场。
对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才有民航站的温州,在人类百年航空史上明显是落伍了
值此“人类动力飞行百年”纪念活动之际,刻意营造温州新机场建设的大氛围
2003年12月17日,是人类航空器载人飞行一百周年纪念日。百年前莱特兄弟实现了自人类文明发端以来的征服天空的梦想,这一伟大创举奠定了二十世纪的飞速发展,使环球旅行能在昼夜间实施。对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才有民航站的温州,在人类百年航空史上明显是落伍了。面对被长三角的日益发展现实所边缘化的危险,温州作为长三角16城市群中经济结构独特城市,离上海最远,大发展机遇相对较少,个私经济活跃,探讨发展新思路成了重中之重,温州有良好的国际客货运资源,完全可以建立一个新的航空客货运、邮政、快运中心,成为长三角南翼航空运输枢纽。
建造新机场事出有因
建设温州的“一港三城”战略构想作为发展战略是要不断的完善和补充的,在全国铁路普遍提速情况下,金温铁路已严重制约了东南沿海大商港的建设,腹地狭窄,物流呆滞,又缺乏象广深铁路那样快捷、高效率。吸收外资的软硬件环境设施极不完善,导致了许多人为的制约“瓶颈”,现在要有大发展,必须要与外部世界加强联系,通过口岸建设,寻求新一轮发展突破口,建设温州具有现代化、功能齐全的大型国际机场,使之成为温州航空客货集散中心。
大家都知道现有的温州永强机场是1990年6月通航的,上个世纪的眼光当然有局限性,站坪与航站楼规模偏小,飞行区等级为4c标准,设计年客流量为60万人次。虽然航站楼几经扩建,在国内机场繁忙度上超过许多省会城市,但事实上在国内被视为准干线机场,排名一直徘徊在20——25名次之间。机场是不可能无限扩大的,制约因素多多。比如现在的跑道与航站楼的距离是固定,不可改变。滑行道,站坪机位以及设施受限等等。
从2001年起,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永强机场右侧航空器进近空域的地面周边建起了滨海工业园区,可以想象日后的园区建设万一突破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四4-2-4规定,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建筑物高度失控,安全堪忧。
上个月有人建议把新机场建在洞头灵霓大堤上,可笑!这里不是香港赤鱲角,更不是高崎。如要建成通航之日,就是永强机场被迫关闭之时。因为以跑道两端点为圆心、半径6千米的圆及两圆的公切线的平面与机场跑道形成的锥形空间范围内是机场净空保护区域,这两地的进近航路呈垂直方向,怎么同时运行两机场?!在此区域不能有任何闪失,就是气球也不行!!
现实情况给我指出优选地是——仙降,瑞安市仙降镇东北部(周苌之西),地理坐标为:东经1200331,北纬270471。这里距温州市区34公里,离甬台温高速公路不到10公里。可以建一个占地4000亩,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候机楼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建设标准为4e级,跑道、滑行道等配套设施均能满足b747-400型飞机起降的技术要求,可同时停靠25架大中型飞机。候机楼设计年吞吐量350万人次,停车场车位1000个,属国家一级民用机场。上述符合《民用机场总体规则管理规定》,每400公里建一干线枢纽机场。温州空域在华东空管局辖内,国内划分的高空管制区有27个,离温州最近的有三个,分别是上海、厦门、南昌。这三个高空管制区域管制室组成的三角中,三点与温州直线距离均为400公里以上。
建新机场我们不能等待,必须以全局战略的高度看待,开通国际航线将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最近传来萧山国际机场已升格为国际口岸,长三角必有一番纷争大戏。
长三角机场纷争的启示
据《扬子晚报》报道,这场纷争的起因是2002年底,上海一个“不经意”决定,导致苏南建新机场的纷争。说的是: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所有国际与港澳地区航班全部“东移”,即迁至浦东国际机场。从那以后,沪宁线上的苏、锡两地就纷纷扬扬,都跃跃欲试,各自都提出了要建设新的客货两用机场。
签名档
一路顺风
2012/4/26 18:19:21
2楼
这究竟是利益格局纷争?还是为当地经济发展增添砝码?
2 “温州仙降国际机场”应运待生.
苏南近几年在国内的引进外资方面上走在全国前列,原因除了政策对路、人文环境优势以外,毗邻上海而且有虹桥国际机场这个国际货运中转航空港,大有关系。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是“两头在外”产业链,对航空货运要求非常依赖,外资对进出口货物的报关、清关的时间、速度非常注重,并且对“东移”航班造成增加路程,以及对“沪宁高速”的拥挤,颇多怨言。有意思的是:如建在苏州境内,有违400公里建一干线机场的民航规定,而且已有虹桥、浦东在半径100公里以内;如建在无锡境内,已有硕放军民两用机场,而且离常州奔牛机场不到七十公里。
苏、锡两地建设新机场的纷争让我们看到活生生的现实,两地都在努力消除制约发展的“瓶颈”,都在争取有利于自身利益格局。因为谁争取到这一机会,都将为该市经济发展增添新的砝码。深层次的原因是争口岸,争夺关于航空权的《芝加哥协定》中所列的第五航权“中间点权或延远权”,使国际航班既经停,又上下客货。
为何钟情仙降?
作为浙江省七大水系的飞云江,从大山里蜿蜒而出,到了下游的仙降,江面曲折迂回,两岸地势平坦。在仙降以下,因大自然的造化,形成了一个指向向北的陆地突出部,南北约长5公里,东西约宽3.5公里的形似半岛状的延伸地域。作为机场的选址的周边来看优势迭出,东接甬台温高速飞云江三桥,南临56省道,作为与温州市区的第二通道桐岭隧道即将开工,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温州上空的空中航路的右侧找不到一块象仙降那样的飞地了。航空器飞临目的地上空,就拿温州来说,是在位于瑞安东山的导航台站上空实施下降高度和转弯,然后在这个缓冲区对准机场进行进近,实行降落。对于空中交通管制常识来说,另建机场,有两个前提:新机场离原机场的进近(终端)管制区不得重迭,而且相距直线10公里以上。最佳方案是在空中航路的右侧建新机场,仙降地带在主干航路雷达管制区域之内,符合沿海地带其高度层至少高出在航空器预计位置半径8公里内的最高障碍物300米以下条件,当地净空保护区域半径可达3千米以上的范围内,这样的地域很难寻觅。再说净空道对除了不能有任何障碍物以外,对地面没有要求。可以是地面,也可以是水面。因此对处于飞云江畔的仙降机场是有利的。
建造新机场的意义
温州市委书记李强去年十月初接受《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说:温州故事的主角是温州人,温州人精神不是停滞的。我们旅居海外的侨胞有440660人,分布在87个国家与地区,经过去年的“世界温州人大会”的誓师,海内外温州人在这新的发展阶段注入新的商业文明基因,建设“温州仙降国际机场”必将激起温州人走向世界的第四次冲动,一次新的意义上移民潮,带着冲劲与梦想,实现在外温州人经济与温州本土经济的互动,带回的是先进的生产资料与世界接轨的思维,这种口岸经济发挥的作用,产生的深远影响是难以想象的。
从温州本地的情况来看,建设“温州仙降国际机场”必将加快温州大都市区的发展步伐,加快鹿城、瓯海、龙湾区与瑞安等市(县)联系和融入,特别是瑞安西部(桐浦、潘岱)、瓯海“三桥”(新桥、娄桥、潘桥)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三十公里的机场高速将穿境而过。对于瑞安本地来说,仙降地处西郊,更不用说带动着经济高速发展,还有侨乡效应。
纵观全国的地级市(除三亚、桂林以外)建国际机场的有吗?建新机场必得倾全市700万人民,和两百万外来人员的努力,这是一场敢为天下先的壮举,应再次拿出温州人精神所孕育出来的推动社会变革的民间经济力量,筹备组成温州仙降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归属土地使用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主要从事航空运输地面服务与经营的企业。筹备到通航最好不要超两年,能有实力雄厚的航空公司合作更佳。
总之,重新解读“一港三城”发展战略尤为紧要,“顺应时势,开放务实”是温州人商业精神的最好体现,“温州仙降国际机场”也是温州人民创新和升华的最好体现,这是具有时代价值的大事,值此“人类动力飞行百年”纪念活动之际,可谓应运待生,因为所有温州人希望她降生,祈祷她祥和平安。新的发展机遇即将来临,看我们如何把握。
在选择仙降那片神奇土地的同时,笔者注意到“仙降”的笔划是如此的巧合,5划和8划的组合,在这里予以明示,是要让所有温州人知道,58讨个好彩,图个利是。“仙降”也是让所有到温州的客人有“帝子乘风下翠微”的仙子感觉,多么巧的寓意啊!温州仙降国际机场可是名副其实,只欠东风哟!
这究竟是利益格局纷争?还是为当地经济发展增添砝码?
2 “温州仙降国际机场”应运待生.
苏南近几年在国内的引进外资方面上走在全国前列,原因除了政策对路、人文环境优势以外,毗邻上海而且有虹桥国际机场这个国际货运中转航空港,大有关系。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是“两头在外”产业链,对航空货运要求非常依赖,外资对进出口货物的报关、清关的时间、速度非常注重,并且对“东移”航班造成增加路程,以及对“沪宁高速”的拥挤,颇多怨言。有意思的是:如建在苏州境内,有违400公里建一干线机场的民航规定,而且已有虹桥、浦东在半径100公里以内;如建在无锡境内,已有硕放军民两用机场,而且离常州奔牛机场不到七十公里。
苏、锡两地建设新机场的纷争让我们看到活生生的现实,两地都在努力消除制约发展的“瓶颈”,都在争取有利于自身利益格局。因为谁争取到这一机会,都将为该市经济发展增添新的砝码。深层次的原因是争口岸,争夺关于航空权的《芝加哥协定》中所列的第五航权“中间点权或延远权”,使国际航班既经停,又上下客货。
为何钟情仙降?
作为浙江省七大水系的飞云江,从大山里蜿蜒而出,到了下游的仙降,江面曲折迂回,两岸地势平坦。在仙降以下,因大自然的造化,形成了一个指向向北的陆地突出部,南北约长5公里,东西约宽3.5公里的形似半岛状的延伸地域。作为机场的选址的周边来看优势迭出,东接甬台温高速飞云江三桥,南临56省道,作为与温州市区的第二通道桐岭隧道即将开工,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温州上空的空中航路的右侧找不到一块象仙降那样的飞地了。航空器飞临目的地上空,就拿温州来说,是在位于瑞安东山的导航台站上空实施下降高度和转弯,然后在这个缓冲区对准机场进行进近,实行降落。对于空中交通管制常识来说,另建机场,有两个前提:新机场离原机场的进近(终端)管制区不得重迭,而且相距直线10公里以上。最佳方案是在空中航路的右侧建新机场,仙降地带在主干航路雷达管制区域之内,符合沿海地带其高度层至少高出在航空器预计位置半径8公里内的最高障碍物300米以下条件,当地净空保护区域半径可达3千米以上的范围内,这样的地域很难寻觅。再说净空道对除了不能有任何障碍物以外,对地面没有要求。可以是地面,也可以是水面。因此对处于飞云江畔的仙降机场是有利的。
建造新机场的意义
温州市委书记李强去年十月初接受《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说:温州故事的主角是温州人,温州人精神不是停滞的。我们旅居海外的侨胞有440660人,分布在87个国家与地区,经过去年的“世界温州人大会”的誓师,海内外温州人在这新的发展阶段注入新的商业文明基因,建设“温州仙降国际机场”必将激起温州人走向世界的第四次冲动,一次新的意义上移民潮,带着冲劲与梦想,实现在外温州人经济与温州本土经济的互动,带回的是先进的生产资料与世界接轨的思维,这种口岸经济发挥的作用,产生的深远影响是难以想象的。
从温州本地的情况来看,建设“温州仙降国际机场”必将加快温州大都市区的发展步伐,加快鹿城、瓯海、龙湾区与瑞安等市(县)联系和融入,特别是瑞安西部(桐浦、潘岱)、瓯海“三桥”(新桥、娄桥、潘桥)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三十公里的机场高速将穿境而过。对于瑞安本地来说,仙降地处西郊,更不用说带动着经济高速发展,还有侨乡效应。
纵观全国的地级市(除三亚、桂林以外)建国际机场的有吗?建新机场必得倾全市700万人民,和两百万外来人员的努力,这是一场敢为天下先的壮举,应再次拿出温州人精神所孕育出来的推动社会变革的民间经济力量,筹备组成温州仙降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归属土地使用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主要从事航空运输地面服务与经营的企业。筹备到通航最好不要超两年,能有实力雄厚的航空公司合作更佳。
总之,重新解读“一港三城”发展战略尤为紧要,“顺应时势,开放务实”是温州人商业精神的最好体现,“温州仙降国际机场”也是温州人民创新和升华的最好体现,这是具有时代价值的大事,值此“人类动力飞行百年”纪念活动之际,可谓应运待生,因为所有温州人希望她降生,祈祷她祥和平安。新的发展机遇即将来临,看我们如何把握。
在选择仙降那片神奇土地的同时,笔者注意到“仙降”的笔划是如此的巧合,5划和8划的组合,在这里予以明示,是要让所有温州人知道,58讨个好彩,图个利是。“仙降”也是让所有到温州的客人有“帝子乘风下翠微”的仙子感觉,多么巧的寓意啊!温州仙降国际机场可是名副其实,只欠东风哟!
2012/4/26 18: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