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龙湾区永中旧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浏览量:3462 回帖数:11
1楼
一、区位条件
永中旧城位于温州市中心城区以东约二十公里,规划范围北起瓯海大道、南临城北路、西接高新大道、东连永强大道,总用地面积451.36hm2。规划范围周边西靠大罗山、北枕黄石山、东眺大海,西面有规划的龙湾区中心,南端是国家级文保单位永昌堡。
二、规划结构
“山水成州,云归故里”。
1.景观形态结构:山水成州——永中旧城山环水绕,钟灵毓灵,南北向的北洋大河、西支河及东西向横贯的上沧河等三纵一横的主要河道给了我们创作灵感,规划由城南永昌堡引一条楔形绿地蜿蜒而上向城北巍峨的黄石山延伸,由此绿地、山水共同组成了温州“州”字,中国书法的神韵跃然纸上,由此谓之“山水成州”。
2.文化意识结构:云归故里——碧海潮生,双峰神女神游九州,云归故里。碧海万顷,潮涨潮落,养育了温州人商海驰骋的胆识,脉脉盈水,祥云回归,恋家的温州人终究舍不得这片生他养他的热土。改造建设不能割裂传统,根的依恋体现在对传统的精神文化(宗祠与宗教建筑)的现代诠释之中。
3.城市功能结构:一带两轴五心三片——一条绿化景观带、两条商业文化轴、五个景观核心区、三个生活片。
三、用地布局
规划片区以永宁路、镇标路为界形成北、中、南三段式布局。北段位于永宁路以北,以防护绿地、还建居住地为主。中段位于永宁路、镇标路之间,为商贸、居住区用地。南段位于镇标路以南接近文昌古堡,出于建筑风貌协调衔接的考虑,开发强度应有所限制。
永中旧城用地面积451.36hm2,居住用地面积201.63hm2,占城市建设用地的44.66%,按照现代化生活社区环境要求的理念,参照其它同类型的旧城改造地区容量控制指标,规划预测永中旧城的居住用地可安排总户数3000户,按户均3.2人计算,可容纳总人口约10万人(居民人口及户数安排按统一的标准计算,具体实施可能会有一定出入,原则上总人口应控制在10万人左右)。
四、道路交通
1.规划原则
永中旧城范围内城市干道红线已经基本定型。规划充分研究现状,结合用地布局和功能区的划分,力求发挥现有道路资源的最大潜力,次级道路系统规划做到:①保证与西面片区城市中心道路系统相衔接;②强调内部道路系统畅通完善;③突出水系和路网之间的空间协调关系。
2.路网系统
区内道路系统以南北向永强大道、高新大道,东西向瓯海大道、城北路为外框,结合现状道路及河流走向形成方格网状结构。道路系统由以下几个等级构成:
快速路:瓯海大道(120米—规划红线宽,下同),为温州市东西向交通联系主轴。
主干路:镇标路(50米)、城北路(40米)、高新大道(40米)、永强大道(50米)、永中路(40米)、围垦路(40米)。
次干路:建中路(40米)、永中路(40米)、永强路(20米)、永宁路(30-40米)、罗东大道(32米)。
支路:规划红线宽15-20米。规划支路作为干路的补充,亦采用方格网结构。考虑到规划设计的弹性要求,当开发建设以街区为单位成片进行时,街区内部支路可局部进行线型调整或者取消,但支路调整时不得变更其与干路的联接口位置。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86.97hm2,占建筑用地的19.27%。
一、区位条件
永中旧城位于温州市中心城区以东约二十公里,规划范围北起瓯海大道、南临城北路、西接高新大道、东连永强大道,总用地面积451.36hm2。规划范围周边西靠大罗山、北枕黄石山、东眺大海,西面有规划的龙湾区中心,南端是国家级文保单位永昌堡。
二、规划结构
“山水成州,云归故里”。
1.景观形态结构:山水成州——永中旧城山环水绕,钟灵毓灵,南北向的北洋大河、西支河及东西向横贯的上沧河等三纵一横的主要河道给了我们创作灵感,规划由城南永昌堡引一条楔形绿地蜿蜒而上向城北巍峨的黄石山延伸,由此绿地、山水共同组成了温州“州”字,中国书法的神韵跃然纸上,由此谓之“山水成州”。
2.文化意识结构:云归故里——碧海潮生,双峰神女神游九州,云归故里。碧海万顷,潮涨潮落,养育了温州人商海驰骋的胆识,脉脉盈水,祥云回归,恋家的温州人终究舍不得这片生他养他的热土。改造建设不能割裂传统,根的依恋体现在对传统的精神文化(宗祠与宗教建筑)的现代诠释之中。
3.城市功能结构:一带两轴五心三片——一条绿化景观带、两条商业文化轴、五个景观核心区、三个生活片。
三、用地布局
规划片区以永宁路、镇标路为界形成北、中、南三段式布局。北段位于永宁路以北,以防护绿地、还建居住地为主。中段位于永宁路、镇标路之间,为商贸、居住区用地。南段位于镇标路以南接近文昌古堡,出于建筑风貌协调衔接的考虑,开发强度应有所限制。
永中旧城用地面积451.36hm2,居住用地面积201.63hm2,占城市建设用地的44.66%,按照现代化生活社区环境要求的理念,参照其它同类型的旧城改造地区容量控制指标,规划预测永中旧城的居住用地可安排总户数3000户,按户均3.2人计算,可容纳总人口约10万人(居民人口及户数安排按统一的标准计算,具体实施可能会有一定出入,原则上总人口应控制在10万人左右)。
四、道路交通
1.规划原则
永中旧城范围内城市干道红线已经基本定型。规划充分研究现状,结合用地布局和功能区的划分,力求发挥现有道路资源的最大潜力,次级道路系统规划做到:①保证与西面片区城市中心道路系统相衔接;②强调内部道路系统畅通完善;③突出水系和路网之间的空间协调关系。
2.路网系统
区内道路系统以南北向永强大道、高新大道,东西向瓯海大道、城北路为外框,结合现状道路及河流走向形成方格网状结构。道路系统由以下几个等级构成:
快速路:瓯海大道(120米—规划红线宽,下同),为温州市东西向交通联系主轴。
主干路:镇标路(50米)、城北路(40米)、高新大道(40米)、永强大道(50米)、永中路(40米)、围垦路(40米)。
次干路:建中路(40米)、永中路(40米)、永强路(20米)、永宁路(30-40米)、罗东大道(32米)。
支路:规划红线宽15-20米。规划支路作为干路的补充,亦采用方格网结构。考虑到规划设计的弹性要求,当开发建设以街区为单位成片进行时,街区内部支路可局部进行线型调整或者取消,但支路调整时不得变更其与干路的联接口位置。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86.97hm2,占建筑用地的19.27%。
2012/4/26 15:17:29
2楼
用地平衡表
序号 用地代号 用地名称 面积(ha) 占城市建设用地(%) 人均(m2/人)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1 R 居住用地 127.70 201.63 28.29 44.66 23.28 20.16
其
中 居住用地 120.01 186.80 26.60 41.38 21.88 18.68
幼儿园小学、中学用地 7.69 17.65 1.69 3.28 1.40 1.48
2 C 公共设施用地 38.83 61.68 8.60 13.67 7.09 6.17
其
中 商住用地 20.11 24.00 4.42 5.32 3.67 2.40
行政办公用地 2.05 1.16 0.44 0.26 0.37 0.12
商业用地 10.02 26.32 2.24 5.83 1.83 2.63
文化娱乐设施用地 4.05 0.91 0.41
医疗卫生用地 2.67 3.91 0.60 0.87 0.49 0.39
其他(宗祠公庙) 3.98 2.24 0.90 0.49 0.73 0.22
3 M 工业用地 53.99 11.96 9.84
4 W 仓储用地
5 T 对外交通用地
6 S 道路广场用地 46. 63 86.97 10.33 19.27 8.50 8.70
7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3.40 3.77 0.75 0.84 0.62 0.37
8 G 绿地 21.29 61.77 4.72 13.69 3.88 6.17
其
中 绿化隔离带 33.42 7.40 3.34
公园 28.35 6.29 2.84
9 D 特殊用地
10 E 水域和其他用地 159.52 35.54 33.81 7.87 29.09 3.57
其
中 水域 26.09 35.54 5.25 7.87 4.76 3.57
农业用地 133.43 29.56 24.33
合计 规划总用地 451.36 451.36 100 100 82.30 45.14
注:2003年规划区现状人口:54846人,规划人口:100000人。
用地平衡表
序号 用地代号 用地名称 面积(ha) 占城市建设用地(%) 人均(m2/人)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1 R 居住用地 127.70 201.63 28.29 44.66 23.28 20.16
其
中 居住用地 120.01 186.80 26.60 41.38 21.88 18.68
幼儿园小学、中学用地 7.69 17.65 1.69 3.28 1.40 1.48
2 C 公共设施用地 38.83 61.68 8.60 13.67 7.09 6.17
其
中 商住用地 20.11 24.00 4.42 5.32 3.67 2.40
行政办公用地 2.05 1.16 0.44 0.26 0.37 0.12
商业用地 10.02 26.32 2.24 5.83 1.83 2.63
文化娱乐设施用地 4.05 0.91 0.41
医疗卫生用地 2.67 3.91 0.60 0.87 0.49 0.39
其他(宗祠公庙) 3.98 2.24 0.90 0.49 0.73 0.22
3 M 工业用地 53.99 11.96 9.84
4 W 仓储用地
5 T 对外交通用地
6 S 道路广场用地 46. 63 86.97 10.33 19.27 8.50 8.70
7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3.40 3.77 0.75 0.84 0.62 0.37
8 G 绿地 21.29 61.77 4.72 13.69 3.88 6.17
其
中 绿化隔离带 33.42 7.40 3.34
公园 28.35 6.29 2.84
9 D 特殊用地
10 E 水域和其他用地 159.52 35.54 33.81 7.87 29.09 3.57
其
中 水域 26.09 35.54 5.25 7.87 4.76 3.57
农业用地 133.43 29.56 24.33
合计 规划总用地 451.36 451.36 100 100 82.30 45.14
注:2003年规划区现状人口:54846人,规划人口:100000人。
2012/4/26 15: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