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浏览量:592 回帖数:4
4楼
1-0-5 规划期限与规划目标
近期:至2010年,规划目标:对整体格局——山水格局环进行保护,完成环城绿化带如规划与实施;对十条视廊中除谯楼——江心双塔外的九条视廊进行保护控制,与上述保护有冲突的建筑予以拆除或降层;完成五马街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规划与实施;解放北路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规划;完成江心屿历史文化保护区、海坛山历史文化保护区、郭公山历史文化保护区、华盖山历史文化保护区、积谷山历史文化保护区、松台山九山河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规划并结合城市山水环保护进行实施;对文物古迹、文物点和历史建筑予以重点保护,尤其对濒临破坏的历史遗存进行抢救性保护;搬迁工厂用地和大型事业单位用地,增加绿地和广场,对有悖保护的建设和开发予以控制、调整和制止。
远期:至21世纪中叶,完成古城功能改善、用地结构调整和人口分布,疏散人口、降低人口密度;对谯楼——江心双塔视廊进行保护控制,与上述保护有冲突的建筑予以拆除或降层;解放北路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实施;保护与整治历史建筑及其环境,改善传统民居群的居住条件,激活传统商业氛围,从城市整体上落实保护措施,保护古城空间形态和视廊,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永久性的保护、维护及整治的具体规定,使其长期保持活力,并使保护工作长久持续下去。
1-0-5. 本规划的解释权归温州市人民政府及温州市城市规划局。
1-0-6. 本规划经批准后,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确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温州市政府可以进行局部调整,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重大事项调整,必须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1-0-5 规划期限与规划目标
近期:至2010年,规划目标:对整体格局——山水格局环进行保护,完成环城绿化带如规划与实施;对十条视廊中除谯楼——江心双塔外的九条视廊进行保护控制,与上述保护有冲突的建筑予以拆除或降层;完成五马街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规划与实施;解放北路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规划;完成江心屿历史文化保护区、海坛山历史文化保护区、郭公山历史文化保护区、华盖山历史文化保护区、积谷山历史文化保护区、松台山九山河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规划并结合城市山水环保护进行实施;对文物古迹、文物点和历史建筑予以重点保护,尤其对濒临破坏的历史遗存进行抢救性保护;搬迁工厂用地和大型事业单位用地,增加绿地和广场,对有悖保护的建设和开发予以控制、调整和制止。
远期:至21世纪中叶,完成古城功能改善、用地结构调整和人口分布,疏散人口、降低人口密度;对谯楼——江心双塔视廊进行保护控制,与上述保护有冲突的建筑予以拆除或降层;解放北路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实施;保护与整治历史建筑及其环境,改善传统民居群的居住条件,激活传统商业氛围,从城市整体上落实保护措施,保护古城空间形态和视廊,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永久性的保护、维护及整治的具体规定,使其长期保持活力,并使保护工作长久持续下去。
1-0-5. 本规划的解释权归温州市人民政府及温州市城市规划局。
1-0-6. 本规划经批准后,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确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温州市政府可以进行局部调整,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重大事项调整,必须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2012/4/26 15:56:33
5楼
第四章 整体保护规划措施
第一节. 保护框架规划
4-1-1 保护框架制定的目的是在概括提炼温州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对体现名城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山水城市格局的整体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点和历史环境要素的保护,整体地保护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传统的物质形态和文化内涵。
4-1-2 保护框架的构成要素为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的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山水城市格局的整体保护三个“层次”和一个“融合”:传统文化、商业特色的继承和发扬。
4-1-3 保护规划的重点为:文物古迹的保存与维护,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整治,城市格局与传统风貌的保持与延续,城市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发扬。
4-1-4 保护框架内容为:“环”、“线”、“片”、“点”的保护
“环”:一环,指温州山水城市格局,主要由构成古城山水“环”的海坛山、华盖山、积谷山、松台山九山河、郭公山和江心屿及小南门河、瓯江、勤奋河、九山外河、花柳塘河组成。
“线”:十线,指古城内主要的空间景观骨架,包括谯楼——江心双塔、谯楼——华盖山、谯楼沿公安路——五马街、江心双塔——信河街与江滨路口、江心西塔——郭公山、江心东塔——海坛山、郭公山——松台山九山河、海坛山——华盖山——积谷山、五马街——松台山、五马街——积谷山共十条视廊保护线。
“片”:八片,指古城内文物古迹较集中,并能较完整地反映温州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并有一定规模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包括海坛山历史文化保护区、华盖山历史文化保护区、积谷山历史文化保护区、郭公山历史文化保护区、松台山九山河历史文化保护区、江心屿历史文化保护区、解放北路历史文化保护区、五马街历史文化保护区,共计八个历史文化保护区。
“点”: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点和优秀历史建筑。
第四章 整体保护规划措施
第一节. 保护框架规划
4-1-1 保护框架制定的目的是在概括提炼温州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对体现名城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山水城市格局的整体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点和历史环境要素的保护,整体地保护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传统的物质形态和文化内涵。
4-1-2 保护框架的构成要素为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的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山水城市格局的整体保护三个“层次”和一个“融合”:传统文化、商业特色的继承和发扬。
4-1-3 保护规划的重点为:文物古迹的保存与维护,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整治,城市格局与传统风貌的保持与延续,城市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发扬。
4-1-4 保护框架内容为:“环”、“线”、“片”、“点”的保护
“环”:一环,指温州山水城市格局,主要由构成古城山水“环”的海坛山、华盖山、积谷山、松台山九山河、郭公山和江心屿及小南门河、瓯江、勤奋河、九山外河、花柳塘河组成。
“线”:十线,指古城内主要的空间景观骨架,包括谯楼——江心双塔、谯楼——华盖山、谯楼沿公安路——五马街、江心双塔——信河街与江滨路口、江心西塔——郭公山、江心东塔——海坛山、郭公山——松台山九山河、海坛山——华盖山——积谷山、五马街——松台山、五马街——积谷山共十条视廊保护线。
“片”:八片,指古城内文物古迹较集中,并能较完整地反映温州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并有一定规模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包括海坛山历史文化保护区、华盖山历史文化保护区、积谷山历史文化保护区、郭公山历史文化保护区、松台山九山河历史文化保护区、江心屿历史文化保护区、解放北路历史文化保护区、五马街历史文化保护区,共计八个历史文化保护区。
“点”: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点和优秀历史建筑。
签名档
空间按双方
2012/4/26 15:56:33